关于读书

为什么读书

我曾经看过这样两个故事:

故事一: 一个女生向她的授课教授咨询, 我做事总是三分钟的热度, 怎么样才能改变啊? 教授回答的是: 有三分钟的热度, 便有三分钟的收获.

故事二: 一个父亲带着自己的儿子在路边行走, 前方的路边有一个流浪汉, 在那里睡觉, 这位父亲指着流浪汉对儿子说: 看到他了么?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 以后能让他们也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至少不要风餐露宿.

我不知道这两个故事的真伪, 但是这个视角与解读, 让我大受震撼, 他们所体现出来的, 我认为, 大概就是读书的意义.

读书, 更多是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 不独裁, 不盲从, 不随波逐流, 可以用更多的视角, 看待这个多元的世界.

我喜欢的一个科普博主 罗翔 , 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人永远喜欢听自己喜欢的东西, 但是这样你是不会成长的, 因为你只是在和你自己学习, 你永远没有成长的机会, 所以人需要倾听刺耳的东西, 因为只有刺耳的东西, 因为只有刺耳的东西才能让人从昏昏欲睡中清醒起来.

相较于人与人沟通中言语的刺耳, 当一个人阅读一段文字, 感觉到不适时, 更多的是自内而外的一种反馈, 我们可以忽略掉人和人之间的主观认知和情感, 以一种更加客观理性的状态来面对这种不适, 直面内心的冲击与震荡.

如果你说, 我才不闲的没事情做, 去思考什么狗屁人生, 我一个人逍遥快活, 做个文艺青年, 看遍天下风光, 不也是美事一桩.

当然, 这安全可以. 人生没有固定的模版, 它更像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橡皮泥, 初始一团混沌, 最终的形态是什么样子, 完全取决于你这个主人如何塑造与驱使. 但是作为文艺青年, 得有着文艺青年的基本素养, 当别人都是 奈何大哥没文化, 一句卧槽走天下 时, 就是文艺青年秀翻全场的时候了. 面对李太白, 我们可说 古来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留其名 的恣意, 亦可说 贵妃斟酒, 力士脱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洒脱, 面对铁血疆场, 尸横遍野, 我们可说,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的悲悯, 可说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的叹然, 可说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的豪情, 可说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的幽怨,面对国家公祭日, 举国哀悼, 我们可说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的哀思, 可说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的决绝, 也有一代伟人,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的感叹,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再退一步来讲, 不谈人生, 不做文艺青年, 也没有其他的境界追求, 读点书, 又来装X, 难道不是一件美事?

读什么书

我个人一般会将书籍分为两大类: 有用的书无用的书 .

有用的书

我一般讲赖以生存, 学习技能的书籍, 称之为有用的书.

以我自身为例, 本身是互联网从业人员, 会经常看一些诸如: 《深入理解Mysql》、《Redis设计与实现》等这些书籍, 这些书籍是我从事这份工作所需要阅读的, 无论我愿意不愿意, 喜欢不喜欢, 我都必须去阅读, 这是需要学习的技能, 是我谋生的手段. 当然, 带着兴趣阅读, 这个过程会快乐很多.

无用的书

除去上面有用的书, 其他书籍, 我都归类为 “无用的书” . 虽无用, 却不等于没有价值.

很多人喜欢将书籍分为三六九等, 诚然, 古之大文豪, 大作家, 思想深邃, 文笔悠远, 非常常人可及。但是因为阅读过他们的书籍, 就瞧不起其他书籍, 此种行为却是不敢苟同. 借用郭德纲先生的相声《我要高雅》中的一句台词 : 喝着咖啡就大蒜, 秋水共长天一色 . 关于读书, 我个人看的比较杂, 所谓三教九流, 所谓上中下品, 感兴趣或者有机会, 都会看两眼, 我个人的规则是 : 懂礼、守矩、不僭越;知龌龊而不龌龊;见下流而不下流; 一份深邃,两份诙谐,三份豁达,四份人情世故

读书有什么用

除了专业技能的书籍, 其他的书籍, 从现实且功利的角度来说, 都没啥卵用. 看这些书, 浪费时间, 还不如刷抖音看电影来的快乐.

但是, 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 他在我们自己的没有感知到的角落, 默默发挥着作用.

第一, 阅读可以磨砺人的性格, 平心静气. 在这个快消的年代, 我们可以抖音一刷就是几个小时, 但是请回想一下, 你上一次阅读是什么时间? 注意 : 这里说的是纸质书籍, 而非电子书. 现在, 想象一下, 再让你安静阅读三十分钟, 你还恩贵安吃下来么? 怕是会感觉心烦气躁吧.

第二, 塑造一个人的气质. 阅读多了, 见识多了, 我们虽然依旧会有偏见, 但是我们会更多的立场与视角看待问题. 我们会懂得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对话, 我们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气质, 在别人眼中也许就是 渊渟岳峙,学识渊博,气宇不凡.

依旧以我自身为例, 几年前的时候, 在街头看到衣着朴素或者说衣着褴褛的人, 肆意横穿马路, 不管车流, 不见红绿灯, 我会有一种厌恶, 一种反感. 或者逢年过节, 背着行李, 大包小包挤地铁的人, 我也会感到厌恶与不满. 后来我看过《活着》、看过《动物庄园》、看过《呐喊》、看过《彷徨》、看过《十二公民》等书籍或者电影, 我的观点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他们也只是普通人, 在他们的朴素价值观里, 马路是很窄的, 路上是没有红绿灯的, 乡村的大巴, 如果不挤上去, 可能就错过了回家的车了, 而回家的车, 一天可能只有这一趟. 他们也许并不是有意的, 只是换了一片天地, 他们不懂或者还未适应这片天地的规则与秩序, 我们可以要求他们遵守这里的规则, 但是也不能过于强求半天就戒掉半辈子的习惯.

而在我的思考之中, 更让我感到害怕或者恐惧的一件事是 : 我似乎已经忘记了来路,或者说我正在一点点断电自己的来路. 我本身也是十八线县城,十八线小乡村的出身,这些人的身上,其实都是我父辈的影子, 他们有着太多相像,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与父辈,我与自己已经产生了隔阂,就像鲁迅先生多年后回老家, 见到闰土,又离开时说的那段独白: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 我做不到先生的思想境界与豁达, 我对老屋, 依旧留恋。

第三, 锻炼一个人的谈吐与表达.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生活的忙碌, 也许限制了门行万里路, 但是读万卷书还是可以的. 很多事我们自身并没有经历过, 但是一旦遇到, 总感觉似曾相识, 好像在哪见过, 这也许就是你曾经的阅读留下的记忆, 因为有过体验, 你总能以一个更为合适的立场和角度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而在其他人眼里的感官, 很可能就是谈吐优雅。

同时也会锻炼表达能力. 此处的表达区别于上述言语谈吐上的表达, 专指使用文字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们经常会有这种感觉, 想法很多念头很多, 但是一旦落实到文字上, 无从下笔, 无从写起. 当然,你可以说, 我从事技术工作, 非文字类工作, 这个能力与我而言, 意义不大. 那就说些现实的身边的例子, 总要给领导汇报工作, 总要做述职演讲的吧, 自身,或者身边的其他人, 总归见过点三倒四, 词不达意的表述吧, 当时你的心情, 也就是表达能力的意义.

同时,可以想一下, 你有多久没有写大段文字了, 已本文为例, 全文大约三千字, 不敢说写得有多好, 总结的有多赞, 但是, 至少我还保留了能够写的能力. 想当年,高中时代, 大家哪位不是三四十分钟,洋洋洒洒千字作文便可完成. 现在却逐渐遗失了这种能力,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写在后面

以上内容, 基于自身总结, 仅一家之言. 也许您本身很优秀, 我所遇见的问题您并没有, 也许您经历着和我同样的困境,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帮助. 思想因人而异, 观念因人而不同, 求同存异,可以不认可, 但请尊重, 如此,甚好.


关于读书
http://www.zhangdeman.cn/archives/561ba334.html
作者
白茶清欢
发布于
2021年12月13日
许可协议